学术动态 | Stroke报道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的脑脊液蛋白质组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_研究_通路_Ardalan
学术动态
神外前沿
神外前沿讯,25年8月12日,美国心脏协会(AHA)主办的国际脑血管病领域知名专业期刊Stroke杂志(影响因子8.3,中科院1区Top)在线发表了英国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医学院神经学和神经外科等研究团队题为 “Proteomic Discovery Study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的研究成果。
作者团队
Ben Gaastra(通讯作者), Luis Coy, Ardalan Zolnourian, Patrick Holton, Ian Galea, Paul Skipp, Diederik Bulters
展开剩余76%这项研究发现, 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之间有16种蛋白质存在差异表达。在单个蛋白质和通路水平的蛋白质组学证据均突出表明,炎症和氧化损伤与aSAH后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有关。这些结果支持探索针对这些通路的治疗方法,以改善aSAH后的预后。
论文链接/引用信息
文章中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一种罕见但具有毁灭性的卒中类型,由大脑表面的脑动脉瘤自发破裂引起。终生患病率为千分之一。aSAH与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高达40% 的患者在出血后的前30天内死。即使是能够独立生活的幸存者,也会遭受各种无形的残疾,影响生活质量和重返工作岗位。在英国,aSAH的社会经济负担估计每年为5.1亿英镑,尽管aSAH仅占卒中的5%,但却导致了因卒中而损失的质量调整生命年的25%。
共纳入152例患者(101例预后良好,51例预后不良),在所有样本中鉴定出4952种独特的蛋白质。通过拓扑数据分析按预后对个体进行聚类表明,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个体的脑脊液蛋白质组学特征存在差异。在控制脑脊液白蛋白后,16种细胞内和分泌蛋白在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通过所有3种通路分析方法确定了两条具有差异活性的细胞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糖酵解/糖异生。
本研究显示, 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的脑脊液蛋白质组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确定了差异蛋白表达和细胞通路活性,突出了PI3K-Akt信号通路和氧化代谢是aSAH后神经损伤病理生理学中的关键过程。
在本研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脊液(CSF)中鉴定出4952种独特蛋白质,超过了先前报道的正常脑脊液中的蛋白质数量。与预后良好的aSAH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的脑脊液中鉴定出更多独特蛋白质,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即预后不良患者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更高。
Figure 3. 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 and PI3K-Akt signaling KEGG pathways demonstrating components included in primary analysis (10 proteins from 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 and 17 proteins from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s).Red signifies upregulated and green downregulated in the poor outcome cohort. Relevant enzyme commission components included in figure: 4.1.2.13=ALDOA/C. 1.2.1.12=GAPDH. 5.3.1.1=TPI1. 5.4.2.4/11=BPGM. 4.2.1.11=ENO1 & ENO2. 2.7.1.40=PKLR & PKM. 1.1.1.27=LDHB. HSP90=HSP90AA1, HSP90AB1 & HSP90B1. 14-3-3=YWHAQ/B/E/G/H/Z. ECM=COL1A2, COL4A2, COL6A1/3, FN1, LAMB1/2 & LAMC1.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投稿邮箱:shenwaiqianyan@qq.com(恕不接收一稿多投,投稿后作者不可审改稿,神外前沿自行修改并择期发布);任何媒体、网站等机构如需转载或引用,须获得书面授权。
发布于:北京市
